下一篇文章
(再婚家庭的適應期)
再婚家庭的挑戰
再婚是兩個成人彼此相愛而結合的抉擇,然而彼此的家人或前一段婚姻所生的子女是「被安排」進入這個新組合,要他們於短時間內建立起情感連結並不容易。於家庭初建立的階段,需留意各家庭成員的狀態及適應,調節彼此的步伐,切忌催逼大家要立即和諧共處。
如何稱謂
夫婦關係會隨著婚姻破裂而失去,但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會延續下去的。因此,若子女不願意,不要強迫他們稱呼繼親為爸爸/媽媽,這會引起他們對親生父母的忠誠矛盾,對繼親更加抗拒。
忠誠拉扯
即使繼親待繼子女不錯,情感上繼子女還是較難接受繼親的,他們擔心接納繼親等同於對親生父母的背叛。基於這份矛盾,繼子女於新家庭建立的初期會有較大的壓力及迷失。另外,即使親父母已離異一段時間,不少孩子內心仍然盼望親父母會有重修舊好的一天,所以心內無法完全接受繼親。
家庭規則和界限
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規及生活習慣,這些方式不論好與壞,都是各家庭成員每天習慣的互動方式,這種習慣會為彼此帶來安全感。隨著父母離異及再婚,甚至搬離各自熟悉的社區,各家庭成員都要重新適應生活上的種種轉變,調節過程中難免有衝突及磨擦,需要彼此明白及體諒。
家庭的生命週期
手足關係
如再婚夫婦都帶著上一段婚姻的孩子再婚,繼兄弟姊妹間的角力會較多,他們常暗暗比較親父母或繼親對他們是否關注及偏心。若孩子對於親父母離異的責任歸咎繼親介入時,更有機會遷怒繼兄弟姊妹,埋怨對方的親父/母破壞自己的家庭。
因此,夫婦要留心孩子們對生父母再婚的準備及心情,對孩子的失望及焦慮情緒給予諒解及疏導。
-若再婚的雙方都帶著前段婚姻的孩子再婚,這個重新組合的家庭便即時由小家庭變為大家庭,孩子除了要適應繼親外,還要接受突然增加了兄弟姊妹,以至於家庭中的排序、權力責任以及與父/母/繼親的關係都即時有所轉變。要讓孩子較易適應這些即時及重大的轉變,父母需要先聚焦於建立愉快的家庭關係,讓各家庭成員都感到被接納及支持。以下是再婚父母於處理手足關係上要注意的地方:
資料來源:
Couples Considering a Blended Family by university of Florida
http://edis.ifas.ufl.edu/
http://www.stepfamilies.info/training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