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来说 ,父母离异让孩子经验到依附关系是有机会破裂及失去的,使孩子对爱及亲密关系的信念动摇,对成年人失去信心及安全感。与孩子同住的父/母于离异初期很容易产生一种 “相依为命”的感觉,于是当同住父/母一方结识新的伴侣时,孩子的安全感会再次受到动摇,害怕新伴侣会抢走父/母,自己再没有人疼锡。
经历离异的父母如要开展一段新的关系,可以留意以下要点,让孩子能较易接受你的新伴侣/继亲,令新的家庭关系能以顺利建立。
亲生父/母的角色:
- 当新的亲密关系渐趋稳定,向孩子介绍你的新伴侣,多安 排一起相处时间,彼此认识,透过玩乐增加正面互动,建立良好印象。
- 决定共同生活/再婚时,与孩子商讨新的生活安排及转变,聆听孩子的心声及忧虑,给予支持及开导。
- 保持个人与孩子独处时间,使孩子感到安全,减少他们妒忌继亲的心情。
- 不能将管教子女的责任全权放在继亲身上。这样会令到孩子感到被你丢弃,只重视继亲,增加孩子对继亲的反感。
- 当继亲和子女建立了信任关系,才可让继亲协助执行管教。
- 让新的配偶了解家庭的规矩,各人的职责及管教方法。
- 体谅配偶不能容易与各人建立关系,甚至感到被孤立或排挤。因此需要尽量令配偶投入活动并安排活动,与配偶愉快地参与。
新伴侣/继亲:
- 在初期适宜作为朋友或支持者,只可以协助照顾子女,但不能代替亲生父/母的管教 角色 (特别是惩罚的部份)。
- 给予孩子支持,而非以严厉的管教方式与孩子相处。
- 孩子对非同住的亲生父母的思念,必需给与最大的谅解及尊重。切勿急于期望孩子称呼自己「爸爸」或「妈妈」。
- 关系建立必需从日常生活的相处经验积小成多,只要持之以恒,用心去爱,不用太急进和操之过急。
- 留意孩子的好行为,以正面角度看孩子。
- 了解孩子成长需要及过往家庭的规律和习惯。
- 与伴侣/配偶保持良好的关系,与对方私下商量管教上的配合及关注,寻求共识。
要建立一段正面满足的新家庭关系需要多方面的配合。本会开办的小组 《再婚・不再婚》,协助再婚家庭建立良好及正面的夫妇及亲子关系,适合有子女的再婚/打算再婚人士参加(伴侣一起参予更佳)。
欢迎转载,惟需注明出处